各相关单位、各位研究人员: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大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适应新型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发展趋势,务实推进中国北部湾地区开放发展和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钦州发展研究院、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北部湾发展专业委员会联合钦州相关单位,共同开展自由贸易区建设与钦州高质量发展研究活动,组织专家学者开展相关主题研究,现将具体事项通告如下:
一、研究内容
围绕把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成为贸易投资自由便利、产业聚集、金融开放、监管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引领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高标准高质量的自由贸易园区,务实推进钦州港自贸片区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门户港、发展向海经济产业集聚区、打造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区,加快钦州实现“国际门户港、自贸试验区、绿色石化业、江海宜居城、小康幸福人”愿景,开展相关研究活动,形成学科多视角多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
二、研究选题(但不限于以下选题)
1.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战略与制度创新;
2.向海经济、通道经济、枢纽经济、数字经济与钦州经济创新发展;
3.钦州港自贸片区产业布局与金融、科技、人才创新;
4.钦州港自贸片区的法规政策体系、政府治理体制机制创新、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贸易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等与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
5.钦州市国际门户港、自由贸易区、绿色化工产业、陆海新通道枢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思路、路径与对策。
三、参加活动人员
1.钦州发展研究院专兼职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北部湾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会。
2.钦州市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员工、大中专学校师生。
3.国内外高水平专家。
四、活动时间
2020年6月-2021年1月
五、活动形式
1.学术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探索自由贸易区发展新规律新特点,创新自由贸易区建设相关理论,提出可供借鉴和实施的自由贸易区建设经验或建议。
2.实地调研。通过到广西和区外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实地调研,了解、总结和掌握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建设经验,验证或提出可供借鉴的建设模式或新发展模式。
3.学术交流。通过举办学术论坛、学术报告、学术沙龙等学术活动,交流分享学术成果,提高专业理论水平,整合学术资源和智慧,形成高质量学术成果和决策建议。
4.成果转化。通过发表论文、出版著作、提交咨询建议、参加第二届中国北部湾发展论坛等,实现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六、活动组织
1.联合研究。钦州发展研究院、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北部湾发展专业委员会等单位,联合或单独组织各种形式研究活动。其中,联合组织调研活动2-3次,联合开展学术交流活动2-3次,11月26-28日联合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委员会、北部湾大学举办“第二届中国北部湾发展论坛暨新型全球化与民族地区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开放课题。2020钦州发展研究院研究课题设立相关课题进行研究。
3.自主研究。钦州发展研究院、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北部湾发展专业委员会等单位创造条件或提供便利,鼓励和支持相关单位、个人自由组合或单独开展相关研究活动。
七、成果转化
1.成果形式。学术著作、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咨询建议等。每项成果符合学术著作、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咨询建议的规范要求。
2.已经形成的成果随时报送,正在或即将着手研究撰写的成果一旦形成及时报送,报送邮箱:yjy2805856@163.com(请注明姓名、单位、职务或职称、联系电话)。截止日期:2020年11月15日前。
4.研究成果经钦州发展研究院、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北部湾发展专业委员等单位评审采纳后,根据成果类型开具采用或结题证书。
5.钦州发展研究院、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北部湾发展专业委员等单位等单位,组织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评选,颁发等级证书,并根据成果等级,由钦州发展研究院给予一定的奖金或课题经费资助。
6.评审合格的学术论文入选“第二届中国北部湾发展论坛暨新型全球化与民族地区自贸区建设研讨会”交流,并精选部分论文在论坛上发言。
7.精选部分研究成果编辑出版,推荐到相关学术期刊党报党刊发表,推荐给相关党政部门决策参考。
八、活动联系人
傅远佳:0777—2805856 13877770282
沈 奕:0777—2805859 18677769956。
邮箱:yjy2805856@163.com
钦州发展研究院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北部湾发展专业委员会
2020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