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钦州市第二中学联合举办“民族同心・爱国同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集体备课活动,并同步启动2024级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硕士生教育实习工作。两校教师代表及黄武名师工作室成员百余人参加会议。
钦州市第二中学校长陈创兵表示,北部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成果显著,本次合作是校地双方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思政教育提质增效的重要契机。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柏玲表示,学院始终将服务地方教育发展作为重点工作,期待通过此次活动,与中小学携手构建“纵向贯通、横向协同、内外联动”的思政育人新格局。
在经验交流环节,多位教师代表分享了思政课教学创新实践。灵山县那隆镇枫木小学谭荣璋老师介绍了“三维联动”教学策略,通过“祖国山河拼图”等活动增强学生体验感;钦南区教研室苏联盛老师分享了“三主四动”高效课堂模式;钦州二中陆海娟老师则针对高中生特点提出“课程整合+实践拓展”的教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丽萍博士以《“桥”见发展》为例,展示了如何利用本土资源将工程知识与家国情怀相融合。
本次活动还安排了我校6名思政专业硕士生进入钦州二中开展教育实习,实行“双导师”指导制度,推动校地协同育人走深走实。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何良俊勉励实习生珍惜优质实践平台的实践机会,严守纪律,注重反思,夯实教学能力基础,实现校地协同育人的双赢效果。
此次研讨会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有益探索,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深化与中小学合作,共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活动现场

谭荣璋老师作经验介绍

苏联盛老师作经验介绍

陆海娟老师作经验介绍

刘丽萍老师作经验介绍

黄武老师分享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