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音乐团队很优秀,展演很成功。”钦州市博物馆馆长林卫峰由衷称赞道。
“热烈期待你们到学校给同学们演出。”钦州市第一小学校长岑晓圆热情邀请道。
12月22日,钦州市博物馆联合北部湾大学人文学院在刘永福旧居永福戏楼举行的“二十四节气•冬至”音乐会活动圆满落幕。这场兼具服务地方音乐会和课程社会实践“双重身份”的演出获得了观众游客的纷纷点赞。“我们不仅收获了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也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当天的音乐会共有13个节目,以合唱和声乐为主展开表演。除了流行时尚的元素,音乐会还演出了合唱团的代表作。其中,曾荣获中国—东盟“红铜鼓”艺术教育成果展演优秀作品奖的《山里山外》 以饱满的激情深刻反映了脱贫攻坚战役下山乡脱贫致富后人们的精神风貌。合唱曲目《海耕谣》则取材自广泛流传于广西北部湾沿海一代的钦州海歌《造船调》及防城港京族民歌《党的恩情深似海》。女生小组合唱《崴萨啰》和《一窝雀》,则用多元方式让观众们领略了现代艺术与传统非遗文化的碰撞。
据音乐会的导演、人文学院教师解巍介绍,音乐会是《合唱团》课程社会实践的一项内容。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之一是跳出课堂、走上社会,搭建多层次社会实践平台,让学生走进乡村、社区服务地方,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解老师认为,这样的课程改革创新,有利于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增强。
学生张诗扬说,听到观众们热烈的掌声,自豪然和使命感油然而生。在老师们的点评中,他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并对自己和团队有了新认知和新期盼。未来,他将继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用青春的歌声和行动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混声合唱《山里山外》

音乐会现场大合影

林卫锋馆长与教师团队共同探讨传统与现代融合共赢问题

演出结束后,解巍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自评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