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要闻

【清廉湾大·校风清明】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湾大教师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作者:党委宣传部 编辑:党委宣传部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22-04-29

在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25日上午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先后走进思政课智慧教室、博物馆、图书馆,了解学校促进思政课教育改革创新、学校历史沿革、教学科研成果、加强文献古籍保护利用和促进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等情况,并主持召开师生代表座谈会。

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的同时,湾大教师第一时间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受鼓舞、豪情满怀。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卓杰先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国人民大学师生代表座谈的重要讲话,在广大高校师生中引发了强烈反响。他指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深情寄语,让广大的青年学子备受鼓舞。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党务工作者要按照总书记的指引,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海运学院党委副书记 董海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听完后既振奋人心,又倍感责任重大。振奋人心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地位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对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要求和期望,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让我们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

在今后的工作,我们定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做到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积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握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为祖国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建筑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 刘海涛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对高校师生和广大青年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精辟阐述实现民族复兴历史伟业赋予高校的战略使命,鲜明论述高素质高校教师队伍的深厚内涵,生动描述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价值追求,勉励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情真意切、语重心长,催人奋进,具有极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思想性、指导性。

一个国家的进步,镌刻着青年的奋斗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刚健力量。在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一代代中国青年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青春之歌。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始终是中国青年不变的追求和担当。

“青春向党、不负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和高校的思政工作者的我,一定要牢记领袖嘱托,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一定要毫不畏惧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学会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不断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磨炼担当本领,激发奋斗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勇拼搏,让青春之花在不懈奋斗中绚丽绽放!


校团委组织部副部长 潘爱婷

当代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寄语当代青年:“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最好的成绩!”这是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殷切嘱托,更是新征程上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

高校是青年成长的地方,是培养党的事业接班人的阵地。作为高校共青团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学习自觉,切实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增强自身投身党的青年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落实立德树人、传承红色基因,引领广大团员青年永远跟党走,建功新时代,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担当和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邱静

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中国人民大学智慧教室观摩思政课现场教学,并对思政课建设提出了重要论述,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倍感鼓舞的同时更是深感责任在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要把思政课的“理”讲到学生的心坎上,与时俱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提供更多“金课”。要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履行好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铸魂育人的时代使命。


石油与化工学院教师 王爱荣

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作为高校教师,要脚踏实地的为人民服务,就是用心备好每节课,深入进行教学研究。本人与物理化学课程组教师一起,对标一流课程“两性一度”建设标准,全面进行物理化学课程改革;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寓价值引领于学生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结合物理化学学科特点,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东密歇根联合工程学院辅导员 梁天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对我而言,我坚信想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也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我辅导员工作的核心。深刻学习体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后,我决定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引导和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